□ 郭立中 朱垚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
临床上较为单一的病机病证固然存在,但病证交叉、复合相兼的情况更为多见。特别是在当代,社会、心理、环境、遗传、生物、物理、化学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导致人体疾病的原因。也就是说,外感六淫、内伤七情、饮食劳倦等多种病因可同时或先后侵袭人体,致使气血失调,多脏同病,病机交错多变。
风火相煽
风和火是危急重症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,虽有外因、内因的不同,但外因之病,风为最多;内伤之病,火为最烈。二者单独致病或和合为患,都具有发病暴急,变化迅速,病势猛烈的特点。
风火同气,皆为阳邪。风性善行数变,“风胜则动”,故致病多快,病变部位广泛不定,且为“外六淫”之首,每多兼夹它邪伤人;火为热之极,故火热为病,发病亦快,变化较多,病势较重。而外感之邪,又每致“五气化火”。若风与火两阳相合,则为病更烈,为害更广。“风能化火,火能生风”,风助火势,火动生风,风火相煽,相互转化,互为因果,从而加剧病情。如昏闭卒中、痉厥抽搐、动血出血、高热中暑等急重危症均直接与风火病邪有关。
风火是危急重症中最为重要的病理因素,风火邪气的特性,决定了其病机的易变、速变、多变的特点。风胜则见抽搐、手足蠕动、角弓反张、口眼歪斜、肢体不遂。火盛则见身热、渴饮、面红目赤、身发斑疹、狂躁妄动。若风火相煽则常高热、抽搐并见。治疗虽以熄风泻火为原则,但要区别病机病证的虚实分治。
瘀热相搏
周仲瑛在长期临床实践中,观察到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慢性内伤杂病发展的一定阶段,许多患者同时表现血热与血瘀并见,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,往往疗效欠佳。为探求其内在规律,周仲瑛通过复习有关文献,推求病理,并经临床验证和实验研究,较为系统地提出“瘀热相搏证”这一重要证候及其主要内涵,充实和发展了中医的病机辨证和治疗学内容。
所谓瘀热相搏证,是指在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,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,搏血为瘀,以致血热、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、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证候。其病因为火热毒邪;病位深在营血、脉络;病理变化为瘀热搏结,脏腑受损;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。临床实践证明,用此理论指导处方用药,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瘀热相搏证,如流行性出血热、急性肾功能衰竭、支气管扩张、出血性疾病、高脂血症、某些血液病、糖尿病、恶性肿瘤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重症肝炎、慢性乙型肝炎等表现以瘀热为特征者,临床疗效能获显著提高,从而也反证了瘀热相搏证的客观存在及其理论的实用性。
周仲瑛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,将“瘀热相搏证”及凉血化瘀治法的应用,从临床引入科研,以“瘀热相搏”主证为基础,根据病证、病位、病理特点,分列若干子证,从最初在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的防治中瘀热水结证的提出,到后来在重症肝炎治疗中瘀热发黄证的发现、出血性病症治疗中瘀热血溢证——瘀热型血证的命名、高脂血症治疗中络热血瘀证的提出,直到上世纪末在治疗出血性中风中瘀热阻窍证的确立,继而到近年“瘀热病因在内科难治病发病中的机制及其分子基础研究”被列为国家973研究项目等,显示了中医以“证候”为中心的研究特色,先后历时26年,从理论、临床和实验三方面对瘀热之中的五大常见病证——瘀热阻窍证、瘀热血溢证、瘀热发黄证、瘀热水结证和络热血瘀证等进行了系列研究,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“瘀热”学术思想。
从临床来看,瘀热致病多端,具有血瘀和血热两类复合征候,故首应区别瘀和热的主次轻重和瘀热并重之不同。且临床表现亦每多因病而同中有异。故对瘀热相搏的辨识,周仲瑛认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。
1.发热:外感所致者,热势或高或低,或身热起伏,或身热夜盛;内伤所致者,为一组症状的病机概念,体温多不明显升高,而以烘热、潮热、烦热、低热、手足心热等为主。口渴,但欲漱水而不欲咽。
2.出血:各个部位均可出血,量多,势急,甚则九窍齐出,或出血反复发作,迁延不愈,血色暗红、深紫,或鲜红与紫黯血块混夹而出,质浓而稠,或大便如漆色,小便红赤。
3.疼痛:患处红肿热痛,着而不移,痛如火灼,或如针刺。
4.癥积:腹部结块,手触有形,质硬,固定不移,或肢体散发结节、肿块。
5.神志异常:烦躁、谵语、如狂、发狂、神昏。
6.肌肤:外发瘀点瘀斑,色红赤或深紫,或皮肤花纹,脉络怒张、显露,色赤紫黯,手掌鱼际殷红,或口腔黏膜、咽喉有出血点,或见面目深黄 。
7.面色:目赤充血,面部红赤或暗红,目眶暗黑,颧颊显布赤丝血缕。
8.相关舌、脉:舌质深红、暗红或红紫,舌体或舌边可见瘀点或瘀斑,或全舌瘀紫;舌下静脉粗张迂曲,青筋暴突;舌苔黄或焦黄;脉细数、沉涩、沉实,或见促、结、代。
9.实验室参考指标:如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、血脂增高、血黏度增高、甲皱微循环异常、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率异常、血浆血栓素B2和6酮-前列腺素F1a异常、血浆类固醇水平升高、尿FDP阳性。
由于瘀热相搏是许多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存在的病机特征,针对这一基本病机特点,周仲瑛提出根据“异病同证同治”的原则,可采用凉血散瘀法治疗。临床上以甘寒微苦、清解凉泄之药和辛苦微寒、散血消瘀之品同用,以凉解血分热毒,清热消瘀散血。此法实际上是凉血与化瘀两法的联用。凉血化瘀方剂的选择,古代医家所提出可供参考者,如瘀重于热,用《伤寒论》的抵当汤;热瘀相等,用《瘟疫论》的桃仁承气汤;热重于瘀者,用《千金要方》的犀角地黄汤等。